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核医学科,国家药监局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志主任团队的研究成果124I Radiolabeled Basiliximab for CD25-Targeted Immuno-PET Imaging of Activated T Cells(124I放射标记巴利昔单抗用于活化T细胞的CD25靶向免疫pet成像)在学术期刊Molecular Pharmaceutics发表。平生公司的Super Nova® PET/CT 产品在论文中提供了重要的小鼠PET/CT图像和定量分析。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为杨志研究员。第一作者为王帅亮、刘福涛。
文献背景
活化T细胞在免疫治疗和过继T细胞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种无创的成像策略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T细胞在体内运输、积累和归巢的有用信息。在本文中,作者利用长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碘-124 (124I)和CD25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巴利昔单抗,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探针,即124I-Basiliximab,该探针在T细胞的免疫PET成像中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体外实验结果显示,124I-Basiliximab对CD25蛋白的亲和力(Kd = 5.31 nM)较CD25高表达淋巴瘤细胞系Karpas299明显高于CD25阴性淋巴瘤细胞系Daudi。在体内,124I-Basiliximab从小鼠体内缓慢排出,使其在免疫PET成像时具有较高的有效剂量(0.393 mSv/MBq)。在Karpas299移植瘤中,作者观察到124I-Basiliximab探针在给示踪剂后迅速在肿瘤内积聚,注射24 h后获得最佳图像。更重要的是,PHA激活的hPBMC对124I-Basiliximab的吸收更高,这表明124I-Basiliximab在区分激活的hPBMC和非激活状态方面具有潜在的效用。综上所述,首次制备了124I-Basiliximab,可用于活化T细胞的体内CD-25靶向免疫PET成像。
实验方法
将200μL的124I-Basiliximab或124I-IgG探针(~ 5.55 MBq)通过尾静脉注射Karpas299荷瘤小鼠。在注射后2、10、24、48、72和96 h麻醉小鼠,进行Micro-PET/CT成像(型号:SuperNova, 平生医疗科技)。每个时间点采集10~15 min的PET图像,根据CT数据进行衰减校正后重建(CT-AC重建)。每只小鼠的感兴趣区域(ROIs)被绘制在CT图像上,并进一步映射到PET上。计算肿瘤和肌肉的SUVmax,称为肿瘤-肌肉(T/M)比。
实验结果
在Karpas299荷瘤小鼠中,124I-Basiliximab在注射后2小时主要在心脏(SUVmax = 2.85)和肝脏(SUVmax = 2.85)中积累,如图4所示。虽然注射后2小时肿瘤的SUVmax为2.38,但由于肿瘤与背景的比值较低,PET/CT图像质量不够好(T/ h比值= 0.84,图S6)。但在注射后24 h,肿瘤(SUVmax = 2.52)仍表现出124I-Basiliximab的高吸收,而大量放射性药物已从心脏清除(SUVmax = 1.14),肿瘤-心脏比上升至2.21,肿瘤-肌肉比在各时间点也达到最高(T/M比= 9.33)。在较晚的时间点(48小时或更长时间),肿瘤(48小时SUVmax = 0.92)、心脏和肝脏中的放射性药物显著减少。
图4 124I-Basiliximab在CD25阳性表达Karpas299荷瘤小鼠(5.55 MBq /小鼠,静脉注射)不同时间点的Micro-PET/CT成像,白色箭头表示肿瘤区域
文献结论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制备了一种新型探针124I-Basiliximab,可用于CD25靶向免疫PET成像。124I-Basiliximab探针易于制备,具有较高的放射化学纯度,体外稳定性好。此外,124I-Basiliximab在体外和体内均对CD25表现出高度的亲和力和特异性,能够区分pha激活的hPBMC和非激活的hPBMC。因此,124I-Basiliximab有望应用于活化T细胞的体内免疫PET成像。
使用设备
Super Nova® Micro PET/CT(III 代外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