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核医学科,国家药监局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Inspired by novel radiopharmaceuticals: Rush hour of nuclear medicine(受新型放射性药物的启发:核医学的高峰时刻)在学术期刊《Chin J Cancer Res》(SCI IF 5.1)发表。平生公司的小动物PET/CT(型号:Super Nova)产品在论文中提供了重要的肿瘤小鼠PET/CT图像和定量分析。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为北肿李囡主任,朱华研究员。第一作者为刘阳医师和任亚楠博士。
文献背景
核医学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放射性药物是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放射性药物中,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和生长抑素受体(SSTR)的放射性示踪剂分别在前列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FDA批准了一系列针对程序性死亡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和连接素细胞粘附分子4 (Nectin4)的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药物。如何筛选适合这些治疗的患者并监测治疗效果,特异放射性药物的核医学可以可视化这些靶点在全身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并评估治疗效果。除了放射性药物,成像设备也是核医学的关键一步,包括全身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PET/MRI)在内的先进设备,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新型放射性药物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在这里,作者总结了核医学中放射性药物的最新进展,它们大大增加了临床医生治疗肿瘤的“武器库”。
综述介绍
核医学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出现,核医学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了解生物标志物在全身的表达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但是,常规临床分析肿瘤组织中生物标志物表达水平的方法如免疫组织化学(IHC)、荧光原位杂交(FISH)等,由于无法获得生物标志物在全身的表达,其重复性较差。同时,它们具有侵入性。以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为代表的放射性药物作为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然而,18F-FDG反映病变的葡萄糖代谢,不是肿瘤特异性显像剂。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理想的靶点和开发新的放射性药物(图1)。
图1 放射性药物:从工作台到病床的过程。(A)放射性药物由放射性核素、螯合剂、连接剂和配体四部分组成,可以特异性结合PSMA、HER2、PD-1/PD-L1、SSTR和Nectin-4等细胞表面受体或靶标;(B)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包括核素的生产、放射性标记和质量控制。动物PET/CT成像显示肿瘤区域高堆积(1);(C)进行一系列临床前评估以筛选出最佳探针;(D)临床翻译的最佳探针。采用全身PET/CT等核医学设备,以相当低的剂量进行全身动态成像,实现视觉诊断和治疗。
文献结论
如今,核医学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已显示出重要的价值,而放射性药物是核医学发展的基石。诊断和治疗放射性药物正在开发中。治疗性放射性药物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针对不同靶点的放射性药物促进了肿瘤的精确诊断和治疗。新型核医学设备也进一步促进了肿瘤的诊疗和新型放射性药物的研发。相信受新型放射性药物的启发,核医学的高峰时刻即将到来。
使用设备
Super Nova® Micro PET/CT(III 代外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