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
贵州大学医学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核医学科,国家药监局放射性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An iodine‑labell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 PET probe for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Nectin-4 expression in urothelial carcinoma(碘标记抗体-药物偶联PET探针用于无创监测尿路上皮癌中Nectin-4的表达)在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JCR Q1, SCI IF 5.8)发表。平生公司的小动物PET/CT(型号:Super Nova)产品在论文中提供了重要的肿瘤小鼠PET/CT图像和定量分析。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为北肿杨志主任,朱华研究员。第一作者为任亚楠博士、刘特立副研究员以及李思明副主任医师。
文献背景
背景与目的:一些对Nectin-4具有高亲和力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膀胱癌三线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由于肿瘤的异质性,许多患者仍然难以从治疗中获益。治疗可视化作为最先进的辅助治疗技术,可以最直观地预测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时发现耐药的发生。其中,核医学分子探针在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方法:以N-溴琥珀酰亚胺为氧化剂,以Na124/125I标记临床广泛应用的ADC药物Enfortumad Vedetin(EV),制备124/125I-EV。放射化学纯度采用放射薄层色谱法分析,生物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通过细胞摄取实验和小动物PET成像验证其特异性和靶向性。
关键结果:制备的124/125I-EV具有较高的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表明,124I-EV在SW780细胞(Nectin-4阳性,8h时4.05±0.32% IA/5×105细胞)中的吸收明显高于T24细胞(Nectin-4阴性,1.34±0.18% IA/5×105细胞,p<0.001)。PET成像显示,124I-EV在SW780肿瘤中的积累量明显高于T24肿瘤,与冷EV共注射可特异性阻断SW780肿瘤的摄取。肿瘤部位的信噪比随时间逐渐增加,在72h达到峰值。
结论与意义:成功制备了124I-EV,具有高特异性和与Nectin-4的结合亲和力。这种放射性探针完全模拟了ADC药物的内循环和肿瘤的摄取和滞留,将极大地提高ADC治疗的临床应用。
实验方法
微PET/CT成像
在Super Nova PET/CT(平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进行小动物PET研究。将124I-EV (5.55 MBq)200μL经尾静脉注射到健康小鼠、SW780和T24荷瘤小鼠体内。为了阻断,给携带SW780肿瘤的小鼠共注射500μg EV。2.5%(v/v)异氟醚麻醉小鼠后,分别于注射后2h、24h、48h和72h(p.i)进行15min的微PET/CT成像。使用Avatar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3D-OSME+PSF算法重建CT-AC PET后,人工绘制感兴趣区域(ROI),勾勒出肾脏、心脏、肝脏、肿瘤和肌肉的轮廓,然后计算不同时间点肿瘤与非靶器官的比例。
实验结果
在SW780和T24异种移植肿瘤模型中,124I-EV也在p.i. 2h时在心脏(SW780肿瘤模型的SUVmax为3.97±0.09,T24肿瘤模型的SUVmax为3.07±0.01)和肝脏(SW780肿瘤模型的SUVmax为2.92±0.02,T24肿瘤模型的SUVmax为1.77±0.02)中大量积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通过肝脏排出,这与正常小鼠的结果一致(图4A-D)。
图4 异种肿瘤模型的小动物PET图像和成像分析。124I-EV在未阻断(A)、阻断(B)和T24异种移植模型(C)的2h、24h、48h和72h的最大强度投影(MIP)图像和SUVmax值。白色和红色箭头分别表示SW780和T24肿瘤。阻断=500μg冷EV前体。(D)不同组肝脏、肌肉、肾脏、心脏和肿瘤按ROI在2h、24h、48h和72h的SUVmax值比较。(E)按ROI计算的肿瘤与器官比值。阻断=500μg冷EV前体。
文献结论
总之,作者开发了一种新的碘标记ADC PET探针。临床前研究表明,该药物在体外具有良好的Nectin-4特异性和亲和力,并且在体内具有较高的靶向吸收能力。这将是动态监测Nectin-4表达和筛选可能受益于EV治疗的患者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使用设备
Super Nova® Micro PET/CT(III 代外观图)